thumbnail image
broken image

碎片中的靈光

  • 關於我
  • 學習印記
  • 研究軌跡
  • broken image

    蔡宜家

    在學習者與學術工作者的夾縫間

    努力前進

     

   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

  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候選人

    d07a21005@ntu.edu.tw

  • 學習印記

    書籍

    1. 蔡宜家、鍾志宏、林震偉、黃琪雯、吳永達(2018)。《我國假釋制度之效能評估:兼論英國、美國、瑞典、日本的制度走向》。臺北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。
    2. 蔡宜家、吳永達(2018)。《民眾對司法滿意度與社會安全感受度之調查研究:以臺北市、新北市為例》。臺北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。

    碩士論文

    1. 蔡宜家(2016)。《飲酒駕駛行為之刑事立法與刑罰民粹主義-比較台灣與日本的刑事法律制度》。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。

    專書論文

    1. 蔡宜家、陳玉淇、黃如琳(2023)。〈人頭帳戶提供者之特性與防制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一一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2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85-447。
    2. 蔡宜家、張瓊文、陳建瑋、吳佩珊(2022)。〈高齡受刑人之監獄處遇與社會復歸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一O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1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61-414。
    3. 蔡宜家(2020)。〈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於少年感化教育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八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19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37-400。
    4. 蔡宜家、吳永達(2019)。〈查獲少年犯罪之後?析論詐欺罪少年事件之司法處理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七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18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12-337。
    5. 蔡宜家、張羽婷、王希聖、吳永達(2019)。〈殺人案件頻傳?析論107年4月至6月殺人案件網路報導與死刑聲量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七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18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38-362。
    6. 蔡宜家、吳永達(2018)。〈環保犯罪之狀況與防制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六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17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06-334。
    7. 蔡宜家、吳永達(2018)。〈洗錢犯罪之演變與防制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六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17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35-364。

    期刊論文

    1. 蔡宜家(2024)。〈111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人頭帳戶提供者之特性與防制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37期,頁125-166。
    2. 蔡宜家、陳建瑋、吳佩珊(2023)。〈110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以疫情、女性、高齡數據為核心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34期,頁191-236。
    3. 蔡宜家(2023)。〈提供帳戶行為之罪孽印記:評析幫助洗錢罪認定與正犯化趨勢〉,《法律扶助與社會》,10期,頁47-93。
    4. 蔡宜家(2021)。〈109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兼評我國犯罪趨勢與妨害秩序新制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30期,頁1-47。
    5. 蔡宜家、吳永達(2020)。〈近10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108年刑事修法與政策觀察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26期,頁1-64。
    6. 蔡宜家(2019)。〈析論我國兒童虐待犯罪之法務防制對策-以日本刑罰與法務省政策為例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21期,頁30-47。
    7. 蔡宜家(2018)。〈防制民眾濫訴新政策?自日本法制觀我國刑事訴訟有償制度之改革方向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17期,頁54-60。
    8. 蔡宜家(2018)。〈鞭刑?治安?從新加坡的鞭刑政策談起〉,《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》,16期,頁44-50。

    研討會論文

    1. 蔡宜家(2023)。〈詐欺集團犯罪中的受刑人個體處遇與復歸-以109 年監獄行刑法變革為核心〉,發表於:《法務部廖正豪前部長法學論文獎第一屆(2023年)頒獎典禮暨論文公開發表會》。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(主辦),臺北。
    2. 蔡宜家(2023)。〈人頭帳戶犯罪之後疫情時代特性、困境與防制〉,發表於:《2023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-後疫情時代之犯罪防治與刑事政策》。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(主辦),桃園。
    3. 蔡宜家(2022)。〈當交友軟體淪為犯罪工具:以公權力介入防制之議題初探〉,發表於:《2022台灣社會學會年會》。台灣社會學會(主辦),屏東。
    4. 蔡宜家(2022)。〈當健全受刑人處遇之後?評2020年監獄行刑法修法方向〉,發表於:《To be, or not to be ─ 決斷自由的勇氣,透視刑罰的意義:2022年監所專題論壇》,社團法人監所關注小組(主辦),台北。
    5. 蔡宜家、陳建瑋、張瓊文(2021)。〈新制監獄處遇與社會復歸:以高齡、非本國籍受刑人為核心〉,發表於:《2021台灣社會學會年會》。台灣社會學會(主辦),台北。
    6. 蔡宜家(2021)。〈初探司法判決對性犯罪「理想被害人」迷思的突破與困境〉,發表於:《2021台灣女性學學會「亞洲、性別、非人權」年度研討會》。台灣女性學學會(主辦),台北。
    7. 蔡宜家(2019)。〈運輸毒品罪之概念疑義-析論台灣近期實務意向〉,發表於:《第28屆IFNGO世界大會暨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第18屆學術年會》。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(主辦),中國。
    8. 蔡宜家、顧以謙(2018)。〈Caning for Social Safety? A Brief Analysis of Singapore’s Caning Strategy〉,發表於:《10th Asian Criminological Society Conference》。Asian Criminological Society(主辦),馬來西亞。

    議題短評

    1. 蔡宜家、潘宗璿(2023)。〈以日本犯罪白書檢視犯罪數據中的「再犯」指標運用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一一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2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129-141。
    2. 蔡宜家、許茵筑(2023)。〈矯正機構如何協助藥物濫用少年自我健全成長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一一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2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231-242。
    3. 蔡宜家(2022)。〈長期刑受刑人發展趨勢與近年獄政議題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一O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1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123-132。
    4. 蔡宜家(2022)。〈犯罪數據裡的性別態樣-評女性犯罪之統計與效應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一O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1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290-303。
    5. 蔡宜家(2021)。〈性侵害之偵查結果分析:實證與女性主義間對話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九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0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40-349。
    6. 蔡宜家(2021)。〈日本犯罪白書對我國犯罪被害人訴訟參與統計指標的啟示〉,載於:法務部司法官學院(編),中華民國一O九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:2020犯罪趨勢關鍵報告,頁314-322。
    7. 蔡宜家(2020)。兒少最佳利益何在?「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辦法」草案爭議:鳴人堂。
    8. 蔡宜家(2020)。從日本法看精神障礙者犯罪案件的程序與疑義:上報。
    9. 蔡宜家(2018)。跑腿成毒梟?運毒、製毒、販毒的刑責都一樣,合理嗎:上報。
  • 研究軌跡

    broken image

    矯正機構處遇、復歸

    2017年

    • 瑞典與日本假釋制度比較:以現行法制與背景脈動為核心
    • 析論美國聯邦獄後監督制度之現況與發展歷程:以廢除假釋改用獄後監督制度為核心
    • 英國附條件釋放制度之現況與理念評析:以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為核心

    2018年

    • 我國假釋制度之效能評估-兼論英國、美國、瑞典、日本的制度走向

    2019年

    • 查獲少年犯罪之後?析論詐欺罪少年事件之司法處理

    2020年

    • 監獄救濟之新制變革與觀察指標建構
    • 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於少年感化教育

    2021年

    • 新修正監獄行刑法下的高齡受刑人社會復歸議題
    • 新制監獄處遇與社會復歸:以高齡、 非本國籍受刑人為核心

    2022年

    • 長期刑受刑人發展趨勢與近年獄政議題
    • 當健全受刑人處遇之後?評2020年監獄行刑法修法方向
    • 高齡受刑人之監獄處遇與社會復歸 

    2023年

    • 詐欺集團犯罪中的受刑人個體處遇與復歸-以109 年監獄行刑法變革為核心
    broken image

    洗錢犯罪

    2018年

    • 洗錢犯罪之演變與防制

    2020年

    • 修法後的洗錢罪實務意向:以詐欺案外地院判決為核心
    • 2017洗錢新法施行後司法實務研究

    2021年

    • 洗錢罪之司法評析:提供帳戶與大法庭裁定間爭議

    2022年

    • 提供帳戶行為之罪孽印記:評析幫助洗錢罪認定與正犯化趨勢

    2023年

    • 人頭帳戶犯罪之後疫情時代特性、困境與防制
    • 人頭帳戶提供者之特性與防制

     

     

    broken image

    犯罪數據與議題分析

    2018年

    • 以有前科者所占比率作為矯正成效評估的爭議
    • 受制度與政策影響的犯罪被害數據
    • 106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2017犯罪趨勢關鍵報告

    2019年

    • 電腦網路媒介犯罪之定位與近年趨勢分析
    • 性騷擾犯罪之議題剖析-以偵查階段為核心
    • 毒品犯罪之性別分析-數據與議題初探
    • 我國近年犯罪狀況趨勢分析與政策觀察

    2020年

    • 漸進走入歷史的前科數據-再犯統計指標之回顧與展望
    • 近10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108年刑事修法與政策觀察

    2021年

    • 日本犯罪白書對我國犯罪被害人訴訟參與統計指標的啟示
    • 109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─兼評我國犯罪趨勢與妨害秩序新制

    2022年

    • 犯罪數據裡的性別態樣-評女性犯罪之統計與效應

    2023年

    • 110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以疫情、女性、高齡數據為核心

    2024年 

    • 111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-人頭帳戶提供者之特性與防制 

Copyright © 2019 - Strikingly 提供技術支援

    Cookie的使用
   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。若繼續,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。
    了解更多